中药材因其生长环境及采收加工过程等而含有大量微生物,传统应用多经过炮制加工成饮片后入汤剂煎煮或直接口服。中药饮片因来源和炮制加工过程等而含有大量微生物,其危害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:一是影响饮片储存期和质量稳定性;二是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。微生物灭菌不彻底易导致中药饮片发霉、变质,影响饮片质量;有害微生物进入体内可引起伤寒、急性肠胃炎等,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。因此,为控制中药饮片的质量、保证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,对饮片进行灭菌操作,控制其微生物限度是必然要求。
中药饮片由中药材加工而来,其质量控制应比中药材更严格,但目前(中国药典)及炮制规范对此未作出明确规定。尤其对于那些仅需要简单净制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服用的“原形饮片”(果实类、种子类和花类等),仅通过去除杂质、分拣或水洗等简单地净制手段,并不能完全去除药材中的微生物。而通过加热或加辅料等手段进行炮制得到的饮片,由于药材炮制过程和辅料的引入会导致饮片的微生物更为复杂。
灭菌操作在中药材和饮片的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,才用的灭菌措施既要杀死所有微生物,还要保证药材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和稳定性,不影响疗效。
传统方法:干热灭菌法、湿热灭菌法、微波灭菌法、紫外线灭菌法、环氧乙烷灭菌法、Co-γ辐照灭菌、乙醇蒸汽灭菌法、臭氧灭菌、超高压灭菌等。
然而,这些方法或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,影响疗效;或有辐射、有机溶剂残留,影响用药安全;或能耗大、时间长,影响经济效益。这些方法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对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影响非常大。灭菌操作既要除去或杀灭微生物,又要保证药物的质量稳定性、治疗作用及用药安全,因此灭菌时必须结合药物的性质、剂型等综合选择有效的灭菌方法,合理地运用灭菌技术。